發布時間:2022-06-13 10:26
“拉線不要拉得太高,不然不好畫線?!薄按蠖谷龇N要注意單次播撒的量?!苯?,大竹縣安吉鄉召開大豆中藥材套種播種現場會,農技人員手持喇叭強調播種要點,安吉鄉機關單位的志愿者和各村農戶在示范田里除草、拉線、撒種,現場一派繁忙景象。
“知道了技術要點,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也能更輕松地干活?!睆堉杏⑹前布l繁榮村村民,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,她很快完成了負責區域的鋤草和播種。休息時,張中英告訴記者,她年紀大了,沒精力再經營土地,又不想讓土地撂荒,就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,沒想到土地流轉費加上勞務費,收入比之前自己種地還高不少。
“大豆是個好東西,不僅能肥地,增種一季豆還能增收?!贝笾窈橄榱周幹兴幉姆N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聲林說,安吉鄉黨委、政府很支持合作社,不僅幫忙協調土地流轉,還請技術人員來指導種植,合作社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,把流轉土地利用好,帶動周邊村民有錢可掙。
“安吉鄉通過‘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’模式,結合撂荒地整治工作,在去年栽種的1700畝大豆基礎上,今年擴種3000余畝,共整合土地4706畝用于大豆種植?!睋布l黨委書記李勇介紹,目前,安吉鄉已規劃大豆種植示范點6個,并以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”“中藥材+大豆”“大豆凈作”等方式引進業主連片實施,奮力完成全鄉大豆種植任務。
據了解,今年以來,大竹縣緊扣糧食生產“穩政策、穩面積、穩產量”總要求,通過治理撂荒地、建設高標準農田、保障農資供應等措施,不斷健全工作體系,細化評選方式和獎勵標準,激發各主體農業生產的積極性,探索出“盤活利用型”“龍頭帶動型”“抱團發展型”三種發展模式,不斷健全責任體系,堅持提升耕地數質,加強多元要素保障,加速推進糧食生產,力爭全面完成糧食生產目標,筑牢糧食安全屏障。
□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蘭楯 曹芮銘 通訊員 李相芬
來源:達州日報網